北京市1日起正式入汛预计今夏雨量和大雨日数略偏多

对一些北京市1日起正式入汛预计今夏雨量和大雨日数略偏多和北京郊区雨季天气预报图这样的热门话题,想必很多人想知道的,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北京1日起正式进入汛期

预计今年夏季降雨量和暴雨日数将小幅增加,洪水预警断面增至50个。

昨天,北京正式进入汛期。小编从昨日举行的2023年防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预计2023年夏季北京将进入厄尔尼诺状态,降雨量小幅偏多,大雨天数较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市应急局副局长刘斌指出,该市主要河流防洪体系多年来没有经过考验。市水务局表示,目前,全市洪水、山洪、内涝预报已实现全覆盖,洪水预警断面也增至50个。

汛期出现大雨及以上

阴雨天数约5天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宗志平指出,经过与国家气候中心和华北地区气象部门多次联合讨论,综合分析最新气象资料,形成了北京2023年洪水季节。对气候趋势预测的意见。

宗志平表示,今年汛期,一是降雨量和大雨天数略多。“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气温正在迅速变暖,预计2023年夏季将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受此影响,北京汛期平均降水量为380毫米至45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0%左右,与上年同期接近;大雨及以上降水日数5天左右,略多于常年同期。在全变暖的背景下,不排除出现极端天气的可能性。”宗志平说。

宗志平指出,汛期天气变化快,暴雨、雷电、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频发、突发。市气象局将密切监测北京及周边地区天气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发布各类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同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应急联动,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汛期前已完成302个名额

公路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

对于北京防洪面临的风险,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市应急局副局长刘斌表示,全市城乡结合部、部分郊区新城等地区应对极端降雨天气的防洪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目前,全市共有凹桥涵洞481座。其中,有214处出现积水,61处出现3次以上积水。2022年汛期,全市降雨量不大,但仍发生积水200次,涉及136个点。”。

与此同时,主要河流的防洪体系多年来未经考验。“北京已经多年没有发生特大流域洪水,工程体系未经考验,防范特大洪水、救助重大风险的意识和经验不足。以永定河为例,平原河段河流有75个河堤断面为沙土河堤,险情断面较多,自1963年以来,永定河连续多年没有经受过20多年一遇的洪水考验,断流后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快到水边了。”刘斌说道。

北青报编辑了解到,今年洪水前,该市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压实市、区、乡、村四级防洪责任。落实重点河道、水库、闸站、蓄滞洪区、下沉式立交桥、低洼庭院、危房、地质灾害危险点、山洪渠道、深基坑、高堆土、山水风景区,以及风险规避。点、积水点等重点部位防洪负责人。

刘斌介绍,去年入汛以来,地质灾害专项工程大力推进山区地质灾害隐患治理。今年计划投资约21亿元,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1307个。水务专项工程是指新建10个积水点治理工程,更新完善积水风险点台账,绘制郊区新城内涝风险图。道路交通专项工程针对50条县级以上普通公路防洪隐患,已投资242亿元,完成302个公路隐患点治理。同时,完成全市2023年“清洁行动”任务,共清理雨水管道、沟渠和雨水排口63万余个,累计清除污染物8万余立方米。加快水利设施水损修复,汛前完成10个积水点治理工程。

据统计,今年全市共落实防汛救援队伍3128支、20万人以上,并牵头组织京津冀防汛办联合现场检查,加强协调并联动流域上下游、省市,不断提高联动救援能力。此外,我市加强物资储备,清理了全市救生艇、救生衣、发电机等15大类防洪物资库存。针对特大暴雨,该市重点加强洪水前排水设备储备管理,落实排水等防洪抢险设备。共有4951台,其中大型排水设备85台,中型排水设备365台。

水文监测设施增至304个

洪水预警断面增至50个

在防洪调度方面,市水务局水务应急中心副主任朱金良表示,今年雨水监测“三道防线”系统,由气象卫星、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进一步完善。“我们首先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深度对接,完成了5类17项数据接入任务,新增了多波段雷达和瑞斯短期降水产品。同时,我们整合了雨量站、水文站等……来自水务、气象、排水集团等部门。”

朱金良指出,目前,全市洪水、山洪、内涝预报已实现全覆盖,并着力延长预报周期,为防御争取时间。“我们组织开展了洪水预警指标划定,洪水预警断面由2022年的18个增加到今年的50个,完成了全市山洪预警指标审核和内涝预警更新工作情景数据库,提高了预警的有效性。”朱金良表示,为了升级水旱灾害防御,提高基于北京模式的模拟和预演能力,今年我们还修订完善了2023年防洪排涝应急预案、流域洪水、山地洪水、以落实预报调度要求为重点,考虑复发性洪水和不同降雨情景的预报调度措施,加强防洪水资源统筹协调调度,推动实现“保水保水”目标。安全并储存更多的水”。

此外,还加强河道管理部门与排水、再生水利用设施管理部门、辖区的协调联动,提高全市防洪排涝综合保障能力。首次编制《北京市城市“厂网河道”联合调度工作方案》和《北京市城市河道、湖泊水系雨洪总体调度方案》,力求做到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完善城市河湖水系调度,系统完善城市防洪排涝格局。

128座高差大于15米的沉桥

防洪单位率先到位

北京排水集团副总经理曲辉表示,洪水发生前,集团做了周密的准备工作,加强排水系统的安全保障。实施玉海花园东门、四惠桥等10个积水点治理,解决该点积水题;实施中心城区146万个雨水篦子改造,进一步提高雨水收集能力;雨季雨水易上涌点调整为专用井盖,消除上涌风险;所有排水检查井均在井内安装或更换防坠网,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同时,为了在洪水发生时更快做出反应,“我们进一步优化防洪预案,防洪预案将全面覆盖下桥大桥、风险点和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各单位到位时间不超过30分钟,同时抽调三组工程救援队伍24小时值班。曲辉指出,集团还制定了极端降雨和防洪预案。对所有凹桥区域高差进行量化,汛期全天候部署防洪单位和泵站操作人员,确保128座高差大于15米的凹桥先就位。

此外,排水集团安装了雨量计、沉桥视频探头、车辆监控等设备,及时掌握积水和救援情况;与市气象局深度合作,整合天气预报网格数据,优化调动防汛保障力量。进一步优化厂网一体化调度,完善“一厂一策”方案,深度挖掘再生水厂处理污水潜力,最大限度利用管网空间储存雨水。

在应急救援能力建议方面,排水集团完善了中心城区下岙桥梁“一桥一策”和防洪风险点“一策一点”。“我们落实了责任区内155座下岙桥梁、89个防洪风险点,进一步完善了应急预案;组织编制了责任区外105座沉桥、81个风险点的支护抢险预案。”曲慧说道。

本篇文章详细讲解了北京市1日起正式入汛预计今夏雨量和大雨日数略偏多的题和北京郊区雨季天气预报图相关的题,希望能帮助到广大网友!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